
寫這篇是純粹是分享疫情間兩年來,對於自己身體的認識與改善的一些作法與心得,
以及自己的人體實驗中,參考許多方法,覺得還挺有效的一些教材,
純粹個人分享,使用後可能會因人而異(?),不是專業文章,請海涵~。
“Practice makes perfect”
骨盆前傾感覺是絕大多數女生會有的困擾,而對我來說最棒的方法就是“縮小腹走路”,每天30分鐘!
說輕鬆也是不輕鬆,剛開始要連續拉緊小腹走路真的很吃力。
身型原本的問題
- 柔軟度不夠,肢體前彎無法摸到地面,差15cm有吧!
- 骨盆前傾嚴重
- 大腿前側較凸出
- 假胯寬
- 下犬式極度吃力
- 無法蓮花式
前彎
去年寫了瑜珈的文章,大概認真了練了半年左右就懶惰了,
看我這裡的更新次數就知道有多懶的懶。。。
不過一個禮拜三四次,20~30分鐘左右,甚至一週一次左右,我覺得都能有效果。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原本前彎,手指碰不到地的我,現在可以碰到地了。
光是這點我就覺得蠻扯的了!原本手大概就在小腿附近,就下不去了,
先前可以摸到地,總覺得再過不久後,手掌都可以直接摸地了!(這天如果來臨,就真的是太驚人了!)
如果沒時間做瑜珈,還是要偶爾拉拉筋,不然筋骨還是會變硬。
改善方法
針對前彎,立馬實現筋變軟的感覺(魔法拉筋)
大腿前側突出
除了縮小腹走路之外,走路踩步的姿勢也很重要。
用正確的走路姿勢走久了之後,穿窄裙時大腿前側蹦出來的肌肉也消失了!
以前去整體,常被師傅說,屁股肌肉超硬!!!!
想說屁股很硬不是很好嗎,但他說那個不是正確的肌肉硬,是不對的。。。
每次去都耳提面命地叮嚀“回去記得做坐姿下壓的拉筋運動”,
老實說這個運動,壓久了可能真的會有效,
但是當你肌肉很硬,很緊的時候,你根本是很難輕易拉鬆他的。
伴隨著正確的走路姿勢,使用到正確的肌肉在走路,連屁股肌肉就也自動變軟了,
坐姿下壓的姿勢,根本就是輕而易舉了!
改善走路姿勢之後就得到了全世界。
改善方法
針對大腿前側的拉筋
大腿很緊的話,先從這個開始,這個版本比較可以輕鬆做到。
森拓郎的youtube我覺得還不錯,針對局部性都蠻有幫助的,
他的書也寫得很簡單,也蠻有效果的,我也有買來看,有中文版,推薦給大家。
我跪在地上時還是放枕頭在瑜珈墊上,因為實在是太痛了!!!!!
影片中還靠牆,當時簡直是天方夜譚
真的不誇張,然後反覆練習下,欸抖。。。竟然可以輕鬆做到了。
而且,不需要枕頭,不會痛,也不會東倒西歪,神一般的結果!
拉鬆大腿前側,很重要!!!!!!
骨盆前傾
雖然做過各種瑜珈姿勢,也針對做不到的姿勢研究了自己的身體問題,
最大問題其實是“骨盆前傾”,由於肌肉張力不同造成各相關肌肉連結的不對稱,
自己骨盆前傾可能是因為以前穿高跟鞋沒有意識到,
加上走路姿勢總是沒有用力,走路都拖著走的,pia pia pia的聲音,
鞋跟磨損異常快,而且都是磨外側。(現在知道是因為大腿內側無力的關係)
側身照鏡子就可以發現呈現一個肚子是挺出來,小腹凸出,腰是彎進去的模樣。
或是你背對靠牆壁,腰間超過一個拳頭大小,那麼就是要骨盆前傾的傾向了。
有骨盆前傾,晚上睡覺要正躺也不好睡,因為腰間是空的,
反而會有很大的壓力,所以不喜歡正躺。
若還是想正躺的人,可以膝蓋地方放枕頭會比較舒服一點,
我一開始也是用這樣的方式。
改善方法
下定決心要改善“骨盆前傾”之後,查了很多資料
練腹肌也可以解決,但腹肌要出現,需要很努力,懶惰的我實在是。。(呵呵)
於是決定從最容易的方式開始做起,就是“縮小腹走路”,
前面提到森拓郎老師出的書也有針對這個做介紹。
一開始真的很不容易,因為已經習慣放爛下半身的走路方式,
你一邊走路,小腹還要帶著力氣,好累啊!!!!!
但是就是只能邊走邊告訴自己,呼。。。用力,肚子拉緊!
就這樣每天走路的時候都這樣做,不知不覺間,你的腹肌會慢慢有力,
久而久之,骨盆前傾的狀況就會漸漸的好轉,
疫情好轉之後,再度恢復整體,師傅也說我的骨盆前傾狀況好很多了。
老實說這個自己也感覺得到,因為正躺的時候腰間不空了,可以好好的躺平。
要維持好身體的骨頭與肌肉的狀態,真的是很不容易,坐姿/站姿等各種姿勢可能都會影響到。
即便是整體(整骨),也只是那個當下,治標不治本,
要真的完全改善還是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維持。
整體(整骨)就是輔助,輔助讓你知道你所做的努力是否有到位!
除了每天縮小腹走路30分鐘以外,同樣有閒的時候,也能做一下前面提過的Yuki Nakagawa的影片,
這個部分則是大腿前側肌肉突出+骨盆前傾的原因及方法,
蠻喜歡這個youtuber的,因為他會先解釋原因,身體原理等等,再來開始練習。
大多數骨盆前傾的人,都會想說練腹肌就可以解決,但其實大腿前側太緊將骨盆拉住,
即便你練好了腹肌,但大腿前側緊,你骨盆前傾,小腹還是凸出,
所以這兩個要同時做,先放鬆大腿前側肌肉,再來選練腹肌,他給的菜單都很簡單,可以做做看。
P.S。大腿前側肌肉他說是站姿影響的,記得不要37步~~~😊
假跨寬
這個部分,有稍微改善但還在努力,
因為我除了骨盆前傾之外,骨盆也有一點歪斜,右邊肌肉太緊了
右肩會比較高,右腳會比較短,
通常整體之後,會瞬間復原,但我自己又開始日常生活後,
一些身體的壞習慣,又會讓他們成為左右不對稱。。。
這種真的是得隨時意識才行啊!
就像意識到自己蹺腳,就得把腳放下來。
長期走路姿勢不ok,以及肌肉使用不對,骨盆內旋,大轉骨就凸出了。
穿褲子,版型不好的話,就會看見骨盆下兩塊骨頭特別突出。
改善方法
可以針對自己的 腳型去做矯正,但我覺得需要花相當多時間及努力就是了!
腿。。。一夕之間,超難變形的啊!(暈)
不過前陣子上瑜珈,有練習了去了解自己的身體以及肌肉的感覺,
肌肉分開使用的感覺真的蠻神奇的,加上自己很喜歡老師解釋肌肉原理等等,更可以了解身體的奧秘,
有練習如何訓練使用大腿內側的肌肉,比起使用彈力帶,讓我覺得更有感。
拿塊大小適中的瑜伽磚,夾在大腿內側,利用大腿內側使力,腳底重心放腳跟,
不是用屁股使力,而是用大腿內側,感覺很明顯,很神奇,做完這動作之後,
走路的時候,都覺得重心不是在左右兩側,而是有點回到中間了。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看看:)
下犬式及蓮花式
蓮花式跟下犬式,則是做了瑜珈之後,變成做的到的體式了,
這兩個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個,真的算是很大的收穫?
覺得身體滿神奇的,果然肌肉與肌肉之間,還是需要好好鍛鍊的,
也要好好拉筋,剛開始真的很痛,很不舒服,久了之後變成沒拉筋,似乎會不太對勁。
但目前下犬式還是無法做到位,蓮花式的盤腳倒是很隨意的就放上去了!
原本連W腳也做不到,腳會超痛,一年多來自己在家慢慢練,至少把一些柔軟度的部分有提升了,
去上瑜珈課,老師反而說我很軟,要記得不要做過頭,要控制好,
竟然會得到太柔軟這種comment,真是想都沒想過!
但相對的真的是要收得好,也很不簡單,人體實在是太奧妙,肌肉實在太神奇。
瑜珈經驗者的心得都是慢慢做,一點一點做,總有一天會達到你想要的境界,
一年多來的心得的確如此,即便進步緩慢,但一點一滴的感受,看見,是最大的收穫吧!